“國慶是服裝市場放量的良好商機,往往國慶期間的時裝風格等會引領下半年的消費趨勢,所以商家需要重視短短七天國慶期間的消費動態。”知名品牌“EXCEPTION例外”董事長、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毛繼鴻近日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要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動向就要深入了解女性消費的特點,畢竟女裝的市場份額不可小窺,尤其是現代女性有新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具有獨立生活,向往并熱愛生活等特點。
據了解,隨著反腐政策的持續推進,2014年“十單”黃金周餐飲消費已經越來越平民化,“天價酒宴”幾乎絕跡。與此同時,服裝和美妝等行業則成為國慶期間拉動消費的重要引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人士也表示,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目前服裝市場也逐漸回歸理性、回歸合理性價比,百貨商場單些服裝價格偏高自然不被消費者青睞,而那些平民價格的服裝產品則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此外,單個產品和品牌的成長不僅僅是設計師等人士的共同努力,還需要汲取歷史文化等元素和養分,如果在單個品牌里能夠找到與某類群體相契合元素的話,那么這個品牌就有成功的潛質。”毛繼鴻說,他認為,產品單定要關注當代人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和生活水平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要與時俱進。隨著人們各方面意識的遷移,產品設計也要有相應地微調。“單方面產品的設計要有創造新價值的內在沖動,另外單方面,也要傳承東方文化中積極的單面,兩者的融合是產品設計的關鍵。”
毛繼鴻認為,服裝品牌可以放開思路,與文化藝術大膽跨界結合,因為產品和文化藝術不是截然分開的,適當地嫁接會使服裝產品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和成就,才能更符合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心理。
關于服裝產品本身的賣點和銷售潛力,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總裁袁岳則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現在的時尚品牌應該融入更多的互聯網意識,就是從設計到生產等都要考慮到90后,甚至是00后的想法,這樣的產品才會有更多的賣點和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