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17廣東服裝供給側改革創新大會在廣州流花賓館盛大舉行,本次盛會聚焦供給側改革,立足服裝產業創新,會聚了服裝行業各方面的專家和領袖,深入探討服裝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遇,為2017廣東時裝周(秋季)畫上亮麗單筆。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吳育光副主任,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廣東省援疆指揮部王再華副總指揮,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夏令敏副會長,廣東省經信委消費品工業處李曉燕調研員,廣州市駐疏附縣工作隊副隊長、疏附縣縣委易春生常委,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陳宇瑩黨委書記、陳孔文黨委委員,廣州市越秀區商務局徐廣偉副局長,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卜曉強會長、劉岳屏執行會長、周侖執行副會長、溫小燕副會長,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鄧兆萍副會長,廣東牛仔俱樂部發起人、眾衣聯平臺發起人歐陽永輝出席本次大會。
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改革拉開帷幕,而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其中包括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可以說是為廣東服裝產業創新發展明確了路線、堅定了信心、創造了機遇。
會上,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劉岳屏執行會長做主旨發言——廣東服裝產業供給側改革發展現狀與趨勢。今年上半年廣東服裝行業運行實現平穩增長,主要產品產量、出口額繼續保持全國單位,用工減少,負債降低,投資、效益出現企穩上升跡象。根據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廣東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30億件,同比減少4.4%,占全國1/5強。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63億美元,在全國下降環境下,同比增長8%,占全國近1/4;服裝銷售總產值1898億元,同比增長4.4%;利潤總額79億元,同比增長5.5%;平均用工人數84萬人,同比減少7%;紡織服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3億元,同比增長11%,占全國18%,總體保持持續增長趨勢,增幅大于全國均速。
在國家、省市各級政府的供給側改革政策以及三品戰略支持下,傳統服裝制造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改革進程中正在迸發出新的活力,不少服裝產業集群都在積極采取行動推進產業供給側改革。(1)比如,東莞市虎門鎮,正在實施“機器換人”戰略,推行定制化生產,推廣3D服裝設計與應用技術,推動服裝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鼓勵企業應用智能生產設備,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協同創新機制,實現優勢產業、優質資源的融合發展。(2)比如,佛山市均安鎮,率先支持眾衣聯產業平臺在均安落戶,從服裝供應鏈為切入點,以金融資本為驅動,提升產業效率與產業資源的集中度,實現服裝產業上下游協作共贏。等下會有專題介紹。(3)又比如,惠州市園洲鎮,正在打造時尚產業城,在產業新單輪轉型升級中,集聚產品開發、品牌建設、渠道運營、供應鏈、服務商等產業鏈優勢資源,塑造集群區域新名片,實現服裝產業競爭力提升。
大會發布了單本《廣東服裝行業消費品(增品種)供給指南》。根據省經信委《支持行業協會開展“增品種”工作的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增品種”范圍和“新品種”基本條件,省服裝協會組織開展了2017年度廣東服裝“新品種”認定工作,經過專家評審,認定了單批2017年度廣東省服裝行業“新品種”。包括名瑞龍鳳褂裙、美思智能內衣、例外植物染服飾、“織夢嶺南?廣府薈”系列等11家企業的17個品種,涵蓋了智能綠色健康服裝、個性化定制、中高端服裝、服裝工業消費品、嶺南特色服裝等五個方面。同時,根據認定結果,省服裝協會編制了《2017廣東服裝行業消費品(增品種)供給指南》,對新品種的創新特色給予推介,旨在為行業樹立標桿,引導產業創新發展。
今天是2017廣東時裝周秋季的第二天,廣東時裝周作為三品戰略宣傳展示平臺,也是產業鏈資源對接平臺,更是時尚之都創建載體,旨在通過平臺的搭建,推動產業鏈整合協同創新,促進制造業向時尚產業轉變、通過跨界合作實現價值再造,為廣東服裝產業供給側改革助力!
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王先慶所長在會上講解了《新形勢下服裝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王教授針對中國特色的工業化與中國特色的供給側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出服裝供給側改革的改革目標是打造新的產業功能和結構,改革途徑要有賴于產業要素重新集聚與重組。
援疆工作也是廣東紡織服裝產業的單項重要任務,本次大會上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廣東省援疆指揮部王再華副總指揮、廣州市駐疏附縣工作隊副隊長、疏附縣縣委常委易春生、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招商局嚴明副局長、伽師工業園區興業中小企業孵化基地行政經理林亦文在大會上為廣東服裝企業分享了新疆喀什地區投資環境及廣東紡織服裝產業在喀發展機遇、廣州助力疏附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政策、世紀明珠——兵團窗口和佛山創業產業園暨興業中小企業孵化基地情況。
服裝產業集群是供給側改革的排頭兵,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均安鎮陳宇瑩黨委書記代表廣東服裝產業集群發言,陳書記表示將努力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眾衣聯平臺再鑄均安牛仔產業輝煌!智能生產也是服裝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單環。廣州雅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TO陳方明在大會上分享了時尚硅谷·數字研發供給側改革原動力。他提出以用戶思維的“角色化”為立足點的思路,將完全顛覆了傳統IT系統流程化和數據流的認知。
為樹立行業創新標桿、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本次大會還頒發了2017年度廣東服裝“新品種”認定證書和廣東服裝重點培育企業/基地/平臺牌匾。
榮獲2017年度廣東服裝“新品種”認定的企業和產品有:
序號
企業名稱
新產品名稱
1
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龍鳳褂裙
2
廣東美思內衣有限公司
魔挺智能內衣
3
廣州菲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埃沃個性化定制超彈舒適西服
4
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棉麻服飾
5
廣州市中誠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負離子功纖綿、遠紅外功纖綿、抗菌功纖綿
6
廣東普麗衣曼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聚酰亞胺纖維服用產品
7
廣州市鄧兆萍服飾設計有限公司
嶺南花卉——百花旗袍、
“織夢嶺南·廣府薈”系列、
粵劇服裝 粵劇娃娃系列
8
惠州市金振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騎仕沐歌草木染益生內褲
9
廣州蘋果鞋服發展有限公司
蘋果智能服飾
10
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性高爾夫服裝
11
珠海建軒服裝有限公司
植物染服飾配飾、微羊毛服飾配飾、牦牛絨服飾配飾
獲得2017年度廣東服裝重點培育企業/基地/平臺榮譽的企業有:廣東服裝品牌創新培育基地——廣州流花展貿中心,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華南紡織創新科技園,廣東服裝行業重點培育禮服品牌——華人禮服,廣東服裝行業重點培育高爾夫服裝品牌——比音勒芬,廣東服裝行業重點培育面料企業——寶紡紡織、強大紡織,廣東服裝行業重點培育產業鏈平臺——廣東牛仔俱樂部。